《孝经》中言:夫孝,天之经也,地之义也。
孝敬父母,供养父母的晚年,也是千百年来留下的传统。
(资料图片)
可是,任谁都知道,如果不是有一定的经济能力,父母自身也没有为晚年做好准备的话,那么子女的压力就不是一般的大了。
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,要面临的是四位老人的供养,多子女家庭来说,分担的人相对还能多一些。
赵大娘家现在就是这样的情况,赵大娘育有三个子女,老大老二都是女儿,老三是儿子。
因为赵大娘把房子给了儿子,所以,也就一直在跟小儿子住在一起。小孙子和小孙女也是她一手带大的,赵大娘身体康健的时候,一早一晚的给儿子儿媳准备餐食、收拾家务、接送孩子,忙得乐此不疲。
可是从前年开始,赵大娘的身体渐渐走了下坡路,半边身子不受支配,不再能一如既往的照顾小儿子一家了,反而时常需要有别人搭把手去照顾她。
看着仅仅能半自理的赵大娘,小儿子给两个姐姐去了电话。其实这大娘这次住院的时候,也是姐弟三人轮流陪护的,赵大娘的身体情况,两个女儿是知晓的。
弟弟这一通电话打来,两个人也明白是何缘由了。大姐提议说,不然把妈带到我那去住一段时间。
可是赵大娘跟儿子住习惯了,她内心觉得养老就要靠儿子,住到女儿家像是外人,就是坚持不愿意离开。
经过商议,两个姐姐每月各出700块给弟弟。其实此时的赵大娘,除了不能一如既往的照顾小儿子一家外,也没给他们添什么麻烦。
弟弟一家做饭的时候,给赵大娘带一口就好了,其余的,赵大娘虽然动作慢,也还是都能做的。
就这样,按照这个标准相安无事过了快两年。赵大娘又病了一场,姐弟三人齐齐聚到了医院,泪眼婆娑。
可是,这也无法改变赵大娘的病情,经过一番折腾,赵大娘的状况更严重了。看着弟妹的脸落得冷如冰霜,大姐二姐心里都咯噔一下子。
毫无疑问,弟弟一家是嫌弃母亲,如今是个累赘了。但两个姐姐也理解,照顾老人确实是一件很熬人的事儿。
于是,也没等弟媳开口,大姐就和妹妹商量了。两个人一致同意每月出1500元,算是雇弟媳照顾赵大娘。
弟媳已经待业在家半年多了,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。在他们那个小县城里,像弟媳这种没有一技之长的,工资也顶多在2000元出头。
所以,思来想去,弟媳还是同意了。赵大娘此时的情况依旧是半个身子不好用,以前能够慢慢拖拉着行动,现在要借助拐杖的力量,才能下地行走。
不过好在吃喝拉撒自己是都能自理的,人也清醒不糊涂。只是怕有个意外,身边离不开人。弟媳要做的还是依旧那一日三餐,再加上洗洗换换之类的。
弟媳每月拿到这3000块,还算挺高兴的,对赵大娘态度也还可以。其实弟弟家条件并不好,一直没有走出那个比较落后的小县城,夫妻俩也没有什么学历,也只能赚些辛苦钱。
两个姐姐条件相对好一些,二姐嫁到了临县,虽说都是县城,但此县非彼县,所以经济条件也是好于弟弟的。
三姐弟中最出色的要数大姐,大姐也是家里唯一一个靠着自己考出这个小县城的。之后在大城市打拼、落户,嫁给了本地人。
日子就这样过了半年,弟媳的一个好姐妹儿,从市里打工回来,说现在市里照顾像赵大娘这样的老人,5000块打底儿。
本来对日子还算满意的弟媳,突然觉得自己吃了亏,心下不平衡起来,接连几日郁郁寡欢,对赵大娘的态度也愈发不好起来。
过了没多久,弟弟又打电话让两个姐姐回家商议事情。事情的主题无非是,夫妻两人想把照顾大赵大娘的3000块提高到5000块。
大姐说:“市里照顾老人确实是这个价位,但我们不是在市里,这是县城。再说那些雇的阿姨保姆非亲非故的,我们这不还是自家人吗?”
弟弟不同意,觉得自家付出的辛苦,就应该和市里一个待遇。而且自己日子过得这样辛苦,两个姐姐都比自己富裕,却要跟自己诸多计较。
二姐说:“弟弟,你也有照顾母亲的责任啊。如果非要和雇保姆一个标准,那我们还不如雇个保姆算了。”
弟媳看二姐明知道自己想要这份收入,还故意将自己一句,也来了火气,就接着说:“那你们就把妈带走,到市里去找人照顾吧。”
大姐试着劝和,却无果,便说:“好,那我们就谈一下雇保姆的钱。按弟妹说的市价是5000块,我们姐弟三人均摊,每家1700元。”
这句话一下点燃了弟媳的火:“大姐,你可真是不讲理,你们在城里好吃好喝的,我们在这里苦哈哈地陪了妈这么多年。我们挣多少钱?你一个月挣多少钱?你挣的多就应该多给。”
大姐问弟弟家准备出多少,小两口支支吾吾的,最后还是弟媳开了口,说最多出500元。
大姐笑笑说,“当初妈把房子和地都给了你们,说是儿子,要给自己养老的。我根本没指望弟弟全权给母亲养老,但如今这均摊你们还想逃,恐怕说不过去了吧。
你们想让我和二妹出5000块给你们,那你们就没有给母亲养老的责任吗?挣多挣少是个人能力,愿意帮衬就帮衬,那也是看在一奶同胞的情分上,不愿意帮衬谁也逼不了我。”
赵大娘眼看着姐弟三人吵得不可开交,心里难受,虽然她当初是指着小儿子养老的,可如今看这形势,儿子儿媳是不愿意承担她的晚年的。
赵大娘舍不得自己一手带大的小孙子、小孙女儿,可又不忍心让自己儿子为难,就说愿意跟大女儿走,也不用谁照顾,就给她口剩饭吃就行。
听了这话,两个女儿更气了,赵大娘从始至终一心向着小儿子。大女儿直接说,就两条路,要么还是给弟媳3000块,要么就三个均摊费用请保姆。
中华千百年的孝道,是为了让老人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依、老有所安。而不是为了让一奶同胞互相指责、推诿的。
当然,想要子女孝顺,家庭氛围、家庭关系的建设是很重要的,这是一个基础。如果老人偏疼一人,最易横生枝节。
-END-
世界那么大,感谢你,可以看到我!
【文|唯唯安:笔有温度、为情发声,一个热爱文字的不典型写作者,邀请你共同感知生活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