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没有10个,凑合看看早在西周时期,太师姜尚就提出了“治国安家,得人也。
2、亡国破家,失人也”的思想。
(资料图)
3、管子从历史经验中认识到,圣王之治,“非得人者,未之尝闻”;暴王之败,“非失人者,未之尝闻”。
4、“人,不可不务也,此天下之极也”。
5、墨子认为,治国者“国有贤良之士众,则国家之治厚;贤良之士寡,则国家之治薄”。
6、诸葛亮特别强调“举贤”对于治国的重要性。
7、他曾总结两汉兴衰治乱、用人得失的历史教训,“亲贤臣,远小人,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;亲小人,远贤臣,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”,并据此提出了“治国之道,务在举贤”的方针,并反复加以论述。
8、他说:“夫国危不治,民不安君,此失贤之过也。
9、夫失贤而不危,得贤而不安,未之有也。
10、”又说:“为人择官者乱,为官择人者治,是以聘贤求士”。
11、唐太宗李世民集前人重才思想之大成,结合自己的治国体会,提出“为政之要,惟在得人”的著名论断,这是当时对人才重要性的最高概括。
12、朱元璋非常重视人才群体的作用。
13、他对礼部臣僚们说:“为天下者,譬如作大厦,大厦非一木所成,必聚才而后成,天下非一人独理,必选贤而后治。
14、故为国得宝不如举贤”。
15、清康熙皇帝的人才思想更具有经典意义。
16、他指出:“自古选贤任能,为治之大道。
17、”所以,“致治之道,首重人才”。
18、这些论述,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天下兴亡、社稷安危、国运盛衰,皆系于人才的道理,即使今天的入读起来仍觉获益匪浅。
本文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